西山题名作
自有此山有此石,万古无人留笔迹。
我曹乃欲记姓名,应被山灵笑哑哑。
伊子蹑屩汀州来,非是寻常行路客。
过庭墨妙擅八分,不倩磨岩真可惜。
解衣十丈绳梯登,兔豪秃蘸墨几升。
庚庚石理细熨帖,云烟吐纳龙鸾腾。
萍踪偶借墨缘结,好事还凭后人说。
江流永奠民患消,此日题名应不灭。
我曹乃欲记姓名,应被山灵笑哑哑。
伊子蹑屩汀州来,非是寻常行路客。
过庭墨妙擅八分,不倩磨岩真可惜。
解衣十丈绳梯登,兔豪秃蘸墨几升。
庚庚石理细熨帖,云烟吐纳龙鸾腾。
萍踪偶借墨缘结,好事还凭后人说。
江流永奠民患消,此日题名应不灭。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人在山上刻字留名的故事,充满了豪迈和幽默感。
开头说这座山和这些石头存在了千万年,却没人留下字迹。我们这帮人想刻名字,恐怕要被山神笑话("笑哑哑"是拟声词,想象山神咯咯笑的样子)。这里用轻松的语气自嘲,暗示刻字行为有点自不量力。
接着自我介绍:我穿着草鞋从汀州来("蹑屩"就是穿草鞋),可不是普通路人。我家传的书法很好("过庭"用典,指家学渊源),特别擅长隶书("八分"指隶书),不在石头上写字太可惜了。这里透露出自信和艺术家的傲气。
然后描写刻字的场景:脱掉外衣("解衣"显出豪放),用十丈长的绳梯爬上去,毛笔写秃了,墨用了好几升。石头纹理("庚庚"形容纹理清晰)像熨过一样平整,写出的字像龙飞凤舞。这段用夸张手法,把普通刻字写得像冒险一样刺激。
最后升华主题:我像浮萍一样偶然路过("萍踪"),却因书法与山结缘。希望后人说起这事时,不仅记得我的字,更记得此刻江水安流、百姓安居的太平景象。这样我的题名才有意义,才不会随时间消逝。
全诗妙在把一件小事写得波澜壮阔,既有"我要留名"的张扬,又有"留名要有意义"的思考。语言生动活泼,比如"笑哑哑""兔豪秃"这些口语化表达,让严肃的题刻变得亲切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