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述

竺仟论五百劫,蒙叟夸八千春。
但闻尧舜氏作,谁识羲黄上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对比的手法,讽刺了人们对长寿的盲目追求,同时表达了对真正智慧的向往。

前两句列举了两种夸张的长寿传说:佛教的"竺仟"(指僧人)说自己能活五百劫(劫是极长的时间单位),道家的"蒙叟"(指庄子)夸口能活八千个春天。这里用夸张的数字,暗讽人们总爱吹嘘寿命长度,追求长生不老。

后两句笔锋一转:人们只知道歌颂尧舜这样的贤明君主("尧舜氏作"),却没人真正理解伏羲、黄帝时代那些更古老的智者("羲黄上人")。这里的"上人"既指上古时代的圣人,也暗指超越世俗的高人。

全诗的精髓在于:与其盲目追求活得久,不如追求真正的智慧。诗人认为,现代人(指作者所处的时代)只知道追捧近古的贤君,却忽略了远古时期更纯粹的智慧。这种对"越古老越智慧"的推崇,其实是在批评当时社会追逐虚名、忽视本质的风气。

诗歌的魅力在于用简单的对比(长寿vs智慧,近代vs远古),引发读者思考什么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东西。就像现代人总想延年益寿,却很少思考如何活得明白,这种讽刺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

林泳

林泳,字太渊,自号艮斋,又号弓寮,南宋福建福清人。按《图绘宝鉴》作兴化人。希逸长子。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能诗,工书,善画墨竹。事迹见于《福州府志》、《宋诗纪事》、《书史会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