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平湖南寺

绿阴撑入傍湖州,水作清深树作幽。是画不知还是寺,晚峰斜日更登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幽美的湖边寺庙风景画。

前两句"绿阴撑入傍湖州,水作清深树作幽"用简单的语言勾勒出画面:浓密的绿荫延伸到湖边,湖水清澈深邃,树木显得格外幽静。"撑入"二字让绿荫仿佛有了生命力,主动向湖岸延伸,画面顿时活泼起来。

后两句"是画不知还是寺,晚峰斜日更登楼"写得特别有趣。诗人看着眼前美景,恍惚间分不清这到底是幅画还是真实的寺庙。直到傍晚时分,看到夕阳斜照山峰,才确信这是真实景色,于是兴致勃勃地登楼远眺。这种亦真亦幻的感觉,让平常的景色顿时有了魔力。

全诗妙在把寻常的湖光山色写得如梦似幻。诗人用"撑"字让静景动起来,用"不知还是"制造错觉,最后用登楼的动作把读者也带入画中。我们读诗时,仿佛也跟着诗人一起,先被美景迷惑,再登楼确认,最后沉醉在这片湖光山色里。这种身临其境的写法,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