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伦南还次其留别元韵二首 其一

九十严亲两鬓华,孤身万里倍思家。
高飞却羡南回雁,又到金陵楚水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友人送别董伦南归之作。诗中描述了董伦远行的情景和诗人对董伦的思念之情。

首句“九十严亲两鬓华”,意思是董伦的父亲已经年近九十,两鬓斑白。这里借父亲的年迈,表达了董伦离开家的不易和对家人的牵挂。

第二句“孤身万里倍思家”,说董伦独自一人远行万里,更增添了他对家的思念之情。这里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董伦的思念和担心。

第三句“高飞却羡南回雁”,诗人看到大雁南飞,心中生出羡慕之情。大雁是季节变换的象征,每年冬天南飞,春天北归。诗人看到大雁的这种规律,不禁想到了董伦的南归,同时也暗示着董伦即将踏上归途。

最后一句“又到金陵楚水涯”,意思是董伦即将到达金陵(现在的南京)和楚水(长江的一段)边缘的地方,再次点明了董伦南归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描述董伦的南归,表达了诗人对董伦的思念和对家庭的眷恋。诗中借景抒情,借对大雁的羡慕,表达了对董伦早日归家的期盼。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