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前韵饯高教授
饯者石与高,庆者徐与项。
醵者郑与苏,张侯为兼讲。
酒兵互劘壘,学植交剌{耔去子换部去阝}。
时与优孟词,间出德出棒。
吻捷诧先鸣,途穷争绝港。
同声暂谐昵,异论忽儱{左亻右上彗去下下冉}。
百年能几笑,莫作受钱缿。
明朝会稽脚,已著邕州{上封下系}。
饥驱自此去,担远无人耩。
谁能告诸公,收取镜湖{左忄右丰}。
醵者郑与苏,张侯为兼讲。
酒兵互劘壘,学植交剌{耔去子换部去阝}。
时与优孟词,间出德出棒。
吻捷诧先鸣,途穷争绝港。
同声暂谐昵,异论忽儱{左亻右上彗去下下冉}。
百年能几笑,莫作受钱缿。
明朝会稽脚,已著邕州{上封下系}。
饥驱自此去,担远无人耩。
谁能告诸公,收取镜湖{左忄右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热闹的饯别聚会,充满生活气息和幽默感。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人物群像:开头用简笔画的方式介绍在场人物——饯行的是石某和高教授,庆贺的是徐某和项某,凑份子喝酒的是郑某和苏某,还有个张侯负责调节气氛。短短几句就勾勒出朋友聚会的热闹场面。
2. 酒桌百态:诗中生动描写了酒桌上的场景:大家像打仗一样互相劝酒("酒兵互劘壘"),边喝边争论学问("学植交剌")。有人像演员优孟一样说俏皮话,有人突然冒出几句人生哲理("德出棒"),形象展现了酒后人们放松恣意的状态。
3. 友情碰撞:朋友们开始还其乐融融("同声暂谐昵"),转眼就因不同观点争得面红耳赤("异论忽儱")。这种"说翻脸就翻脸"的描写非常真实,展现了文人聚会特有的热烈氛围。
4. 人生感慨:最后笔锋一转,提醒大家人生苦短("百年能几笑"),不要为钱财所困。即将远行的人要挑起生活重担("担远无人耩"),而留在镜湖(代指家乡)的人应该珍惜眼前。
全诗就像用手机拍摄的短视频:开头是朋友们碰杯的特写,中间是酒桌辩论的精彩片段,最后镜头拉远,拍下晨曦中远行者的背影。既有欢笑,又有淡淡离愁,更藏着对生活的通透领悟。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