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杭州西湖龙舟竞渡的热闹场景,用生动的画面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前两句"青山四压碧奁幽,高处风光望里收"是说:四周青山环绕着像碧绿梳妆镜般的西湖,站在高处能把整个美景尽收眼底。这里用"碧奁"(梳妆镜)比喻平静的湖面,既形象又带着几分柔美。
后两句"绝似东京旧图样,彩旗横过宝津楼"最有意思:诗人说眼前的景象简直和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的龙舟盛况一模一样,只见彩旗招展的队伍正从宝津楼前经过。这里用历史名都的繁华来衬托西湖龙舟赛的盛大,既写出了热闹气氛,又暗含对往日繁华的追忆。
全诗妙在把现实和历史交融在一起——眼前的西湖龙舟赛,在诗人眼中仿佛穿越时空,变成了《清明上河图》里描绘的北宋盛景。这种古今交织的写法,既展现了节日的欢乐,又给热闹的场面增添了一层历史的厚重感。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