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四首

虎憎鸡嘴,闻者畏之。
后人衡鉴不高,唤作二俱弄险。

现代解析

这首偈颂用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来揭示人性中的矛盾和心理博弈。

"虎憎鸡嘴"说的是老虎虽然凶猛,却讨厌公鸡尖锐的叫声。这里用两种动物的特性作对比:老虎代表强大的武力,鸡嘴则象征尖锐的语言或挑衅。表面强大的老虎其实会被看似弱小的鸡嘴干扰,说明再强势的人也有软肋。

后两句点破了一个人性真相:当旁观者(后人)缺乏判断力时,会把这种互相制衡的局面错误理解为"双方都在冒险"。实际上,这不是简单的对等冒险,而是揭示了强势者(虎)反而会被特定方式(鸡嘴)制约的深层规律。

全诗的精妙在于:
1. 用动物比喻让抽象道理变得形象好懂
2. 揭示了"强中有弱"的辩证关系
3. 讽刺了人们常把复杂博弈简单理解为"双方都有风险"的肤浅认知

就像现实中,有人用言语就能让位高权重者坐立不安,这不是简单的"互相得罪",而是抓住了强者不为人知的弱点。诗歌提醒我们看问题要看到表象下的本质关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