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已故的张船山太守的深情悼念,表达了对无缘相见、未能请教的遗憾,以及对太守才华和人品的敬仰。
1. 无缘相见的遗憾
开头两句写作者遗憾没能亲自拜访这位贤人(“大贤”指张船山),感叹自己出生太晚,错过了与他相识的机会。“担簦”是背着伞去拜访的意思,这里表示作者曾有心求教,但未能实现。
2. 对太守才华的赞美
诗中提到“张绪”和“郑虔”,这两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才子。作者用他们来比喻张船山,说他像张绪一样让人怀念,像郑虔一样学问精深(“三绝”指郑虔的诗、书、画三绝,形容太守多才多艺)。
3. 对太守品德的怀念
“姜被”和“和衣”两句用了典故:
- “姜被”指东汉姜肱兄弟友爱,共用一被,这里比喻太守待人和善,像春风一样温暖。
- “和衣”指宋代林逋(号“和靖”)隐居孤山,以梅为伴,这里说太守像林逋一样高洁,精神通过梅花传承。
4. 对太守身后名的肯定
最后两句说,不必像古人伯道那样悲叹身后无子(伯道因战乱失去儿子,后世用“伯道无儿”感叹绝嗣),因为太守的精神和功业已经流传千秋,不会像烟雾一样消散。
总结:
这首诗感情真挚,既有对逝者的遗憾和怀念,也有对他才华、品格的赞美。作者用历史人物和典故,将张船山比作德才兼备的贤人,并相信他的精神会永远流传。语言含蓄但情感浓烈,展现了传统文人对先贤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