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江门

独上高楼望海门,青山几点送归船。
寒光淡淡浮红日,晓色冥冥散白烟。
浦外落霞争倦烧,池中流水自鸣弦。
扶栏下见蓬莱影,一半仙魂在月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清晨独自登高望海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

开篇"独上高楼"直接点明孤独的观景者身份,就像我们独自登上摩天大楼看海,眼前青山点缀着归航的船只,构成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寒光""红日""白烟"的冷暖色调交织,让晨光中的海面既清冷又温暖,烟雾朦胧中透出神秘感。

中间两联用生动的比喻写景:晚霞像倦怠燃烧的火焰,池水流动声如同琴弦自鸣。这些比喻把自然现象拟人化,让落霞有了疲惫感,让流水有了音乐性,展现出诗人敏锐的感官体验。

结尾最有意境:扶着栏杆往下看,仿佛见到了蓬莱仙岛的影子,感觉自己一半魂魄已飘到月亮旁边。这种亦真亦幻的描写,把普通的登高望远升华成超凡脱俗的精神体验,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身心融入自然的奇妙境界。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延时摄影:从破晓到日出,从实景到幻境,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一个人在晨光中获得的心灵触动。不需要深奥的解读,只要想象自己站在高处看海上日出,就能体会到诗中那份宁静的震撼。

杨蟠

章安人,字公济。仁宗庆历六年进士。为密、和二州推官。诗为欧阳修所称。苏轼知杭州,蟠通判州事,与轼唱酬甚多。历知寿州卒。平生为诗数千篇,号《章安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