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哀
母之生我日在角,络纬鸣机夜深作。
歌成《黄鹄》不忍闻,大孤啼饥小孤弱。
乱离伏莽乞馀命,十口流离窜丛薄。
朝呻夜吟不暂休,骨肉幸免填沟壑。
长养众雏毕婚嫁,慈帏未省含饴乐。
当时奉檄心独喜,今我穷悴至于此。
俯仰无因供菽水,衾影之间愧人子。
歌成《黄鹄》不忍闻,大孤啼饥小孤弱。
乱离伏莽乞馀命,十口流离窜丛薄。
朝呻夜吟不暂休,骨肉幸免填沟壑。
长养众雏毕婚嫁,慈帏未省含饴乐。
当时奉檄心独喜,今我穷悴至于此。
俯仰无因供菽水,衾影之间愧人子。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在乱世中的苦难经历,充满了对母亲的愧疚与自责。
开头用"母之生我日在角"引出回忆,母亲在织布机声中辛苦劳作,暗示家境贫寒。"黄鹄歌"是古代丧妻的哀歌,这里用来形容家中悲苦的氛围。大孩子饿得直哭,小孩子体弱多病,生动描绘了困顿的家境。
中间部分讲述全家为躲避战乱,像野草一样在丛林中艰难求生。"朝呻夜吟"四个字形象地写出了家人日夜被病痛折磨的惨状,能活下来已是万幸。好不容易把孩子们抚养成人、操办完婚事,母亲却没能享受到天伦之乐,暗示母亲已经离世。
最后四句情感爆发:当年接到任命文书时满心欢喜,如今却落魄至此。连最基本的赡养都做不到,夜深人静时,想到自己没能尽孝,羞愧得无地自容。"衾影之间"这个细节特别打动人,把独处时的自责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在唠家常,但字字血泪。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了战乱年代普通人的生存困境,更道出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永恒遗憾。最打动人的是那份质朴的愧疚感,让每个为人子女者都能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