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峡山诸胜

峡山高不极,峡水深不测。
千峰两岸削芙蓉,一线中流披练色。
昔闻黄帝二子采药来此山,遂令神境辟人寰。
复有古寺飞来自舒州,金碧辉煌据上头。
奇踪异迹不可数,沉犀归猿渺何许。
仙家灵异会何年,名人藻翰流千古。
迩者孽蛟起山中,飞沙走石号天风。
神宫梵宇颓欲尽,诸胜尽没荒草丛。
朱生本是好奇士,手披榛莽寻遗址。
经营数载还旧观,顿教百废一朝起。
更添楼榭倚山隈,结社豪吟亦快哉。
君归好扫莲花石,待我春明策杖来(清康熙《禺峡山志》卷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广东峡山(今清远飞来峡)的壮丽景色和神奇传说,同时记录了当地从荒废到重建的过程。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开头到"名人藻翰流千古"):
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峡山风光——山峰像刀削的荷花一样陡峭,江水像一匹展开的白绸带。接着讲述两个传说:黄帝的两个儿子曾来采药,让这里成为仙境;又有寺庙从安徽舒州"飞来"山顶,金碧辉煌。这些传说为山水增添了神秘色彩。

第二部分("迩者孽蛟起山中"到"诸胜尽没荒草丛"):
笔锋一转,讲述自然灾害对景区的破坏。像妖怪一样的山洪卷着沙石摧毁庙宇,让美景埋没在荒草中。这里用"孽蛟""号天风"等形象写出灾难的凶猛。

第三部分("朱生本是好奇士"到最后):
歌颂一位姓朱的热心人带领大家重建景区。他亲手清理杂草寻找古迹,花多年时间恢复原貌,还新建了山腰楼阁,让文人雅士能在此聚会作诗。最后两句是作者对朋友的俏皮邀约:你先去打扫好莲花石,等明年春天我就拄拐杖来游玩!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像旅游纪录片一样,带我们看山水、听传说、见证灾后重建
2. 比喻新鲜有趣,把山比作"削芙蓉",江水比作"白绸带"
3. 灾难描写有神话色彩,重建部分又充满人间烟火气
4. 结尾的玩笑话让整首诗轻松活泼,展现朋友间的亲密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能欣赏古代峡山的美景,还能感受到中国人面对自然灾害时"重修胜景"的文化传承精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