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居 其一

啼切孤猿晓更哀,柴门半掩白云来。
山童问我归何晚,昨夜梅花一半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山林的清晨场景,充满宁静淡泊的意境。

开头用孤猿的啼叫声渲染出山林的寂静,猿声在清晨显得格外凄凉,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柴门半掩"这个细节很生动,既表现了隐居生活的随意,又让白云自然流入,仿佛山居与云雾已融为一体。

山童天真地问主人为何晚归,这个生活化的对话瞬间拉近了读者与诗境的距离。最妙的是末句——诗人不直接回答,却说"昨夜梅花一半开",既解释了晚归的原因(赏梅流连忘返),又用梅花这个意象暗喻自己高洁的品格。半开的梅花尤其耐人寻味,既不是未开的期待,也不是盛放的浓烈,恰好符合隐居者含蓄淡雅的生活态度。

全诗就像一幅水墨画:柴门、白云、山童、梅花,简单的元素勾勒出令人向往的山居生活。诗人通过日常对话和景物描写,把隐居的闲适、自然的馈赠,以及内心的满足感都含蓄地表达出来了。

释仲皎

释仲皎,字如晦,居剡之明心院。于寺前为倚吟阁,又于剡山白塔结庐而居,自号闲闲庵。所交皆文士,王铚曾有诗相赠。事见《剡录》卷二、八。今录诗十九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