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雪四白

夜来风絮鸣觚棱,纷纷消息何频仍。不堪十月已四白,岂暇一岁誇三登。

祁寒未必小民怨,哭雪政恐樵夫憎。穷阎冷市籴贵谷,破灶湿苇烧层冰。

寒窗又冻诗翁笔,清夜谁怜贫妇织。人言宜瑞不宜多,官放论钱不论日。

请君高吟祈碧苍,愿天今夕开扶桑。寄语龙公且相恤,忍待明年莫仓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寒冬十月连下四场大雪的苦难景象,通过多个生活场景展现了贫苦百姓的生存困境。

开篇用"风絮鸣觚棱"形容大雪纷飞的声音,暗示天气异常寒冷。诗人感叹十月就下了四场大雪,百姓根本无暇庆祝丰收。接着用对比手法:官员们认为严寒不会让百姓抱怨,但实际樵夫们都在为积雪发愁。

中间部分具体描写百姓的苦难生活:穷巷冷市中粮食价格飞涨,破灶台里只能烧湿芦苇和冰块取暖。寒窗冻住了诗人的笔,深夜谁又会在意贫妇还在织布?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底层人民的艰辛。

最后诗人发出无奈的呼吁:人们都说瑞雪好但不宜过多,官府收税却只认钱不管百姓死活。他只能祈求苍天开恩,寄语龙王发发慈悲,希望来年不要再这样突然降下暴雪。

全诗通过真实的生活细节和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官府漠视民生的不满。语言朴实却充满力量,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那个寒冬里百姓的苦难。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