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谢(晋)吴(庆桢)登倪尚书衣云阁(阁初成日倪公宴漳浦黄公于此)(乙未)
飞楼跨百尺,画栋长氤氲。
我来偕客一延伫,置身髣髴云中君。
忆昔楼成时,尚书归田里。
北海方看尊酒开,东山终为苍生起。
自从龙驭归鼎湖,公亦仗节死京都。
子规燕市寻常见,白鹤辽东岁月徂。
十馀年间亭已坏,游客经过增感慨。
噫吁嘻黄公授命大中桥,魂兮欲归不可招。
千门白下总萧瑟,何况尚书一廛室。
请君下楼歌莫哀,回首高城月东出。
我来偕客一延伫,置身髣髴云中君。
忆昔楼成时,尚书归田里。
北海方看尊酒开,东山终为苍生起。
自从龙驭归鼎湖,公亦仗节死京都。
子规燕市寻常见,白鹤辽东岁月徂。
十馀年间亭已坏,游客经过增感慨。
噫吁嘻黄公授命大中桥,魂兮欲归不可招。
千门白下总萧瑟,何况尚书一廛室。
请君下楼歌莫哀,回首高城月东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和朋友登上一座名为"衣云阁"的楼阁时的所见所感,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深沉的历史感慨。
开篇用"飞楼跨百尺"展现楼阁的高耸壮观,"画栋长氤氲"描绘出雕梁画栋间云雾缭绕的梦幻景象。作者和朋友登楼时,仿佛化身为云中仙人,暗示这里曾是令人神往的胜地。
中间部分转入回忆:当年倪尚书建好这座楼阁时,本已归隐田园,却像东汉名士孔融(北海)一样设宴待客,又像东晋谢安(东山)那样心系天下。但后来明朝灭亡(龙驭归鼎湖),倪尚书在京城殉节而死。用"子规燕市"(杜鹃啼血)和"白鹤辽东"(丁令威化鹤)两个典故,暗示时光流逝、物是人非。
最后写十余年后亭阁已破败,游客经过无不感慨。特别提到黄公(黄道周)在大中桥殉难,魂魄难归故里。整个南京城(白下)都已萧条,更不用说尚书这座旧宅了。结尾劝友人不必过于伤感,抬头看月亮已从东边升起,在沧桑中透出一丝豁达。
全诗通过一座楼阁的兴衰,折射出明朝覆灭后知识分子对故国的怀念,既有对忠臣气节的赞颂,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无奈,情感真挚而富有感染力。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