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别驾饶州之任

絮飞无迹送行舟,春树江云共献酬。
国子先生为太守(自注:林太博清之同之任。),碧山学士作监州。
晴开庐阜微茫晓,籁挟芝山汗漫秋。
华月光风在怀袖,同吟同啸莫鸿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赴任的温情画面,同时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前程的祝福和对共同理想的坚守。

前两句用"柳絮飘飞""春树江云"等自然意象,营造出轻盈悠远的送别氛围——柳絮随风远去不留痕迹,就像即将启程的友人;春树与江云相互映衬,仿佛在共同举杯饯行。这里把自然景物拟人化,让离别显得不那么伤感。

中间四句通过两组对比展现友人赴任的盛况:先是点明友人身份的特殊性——堂堂国子监博士(林太博)要去当地方官,饱读诗书的学士(碧山学士)要去当监察官员。接着用"晴开庐阜""芝山秋色"的壮丽景色,暗示友人即将施展抱负的舞台。其中"微茫晓"和"汗漫秋"的时空转换,暗含对友人仕途长久的祝愿。

最后两句是最动人的部分:诗人说要把"明月清风"般的君子情怀揣在怀里,约定无论相隔多远,都要保持同样的志趣和操守。"莫鸿沟"三字特别有力,表示真正的知己不会被地理距离阻隔。这里没有俗套的离愁别绪,而是充满精神共鸣的约定,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风骨。

全诗最妙的是把送别场景、仕途祝福和君子之交三个层次完美融合,用明朗的自然意象冲淡离别的惆怅,用"同吟同啸"的约定升华了普通送别诗的情感维度。读来既能感受到春日送行的画面美,又能体会到超越时空的知音之情。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