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荆驿往平江

霜重林木疏,日出山雾豁。
襜帷发荒馆,鸣鸡乱相聒。
岂不惮险艰,我职在咨度。
穷岩蔽白日,幽隐难自达。
吏鲜拔薤能,单羸困豪夺。
赤子堕眢井,陫痛焉可遏。
拔剑淬清水,为尔试一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正直官员深入民间、体察百姓疾苦的场景,语言质朴却充满力量。

开篇用"霜重""雾豁"等自然景象烘托出行路的艰辛,就像冬天清晨冒着浓霜赶路,直到太阳出来雾气才散开。荒凉驿站里鸡鸣声杂乱,暗示当地治理的混乱无序。

诗人坦言自己并非不害怕路途艰险,但职责所在必须亲自考察民情。"穷岩蔽日"的比喻生动表现了底层百姓就像生活在阴暗岩缝中,苦难难以被外界知晓。

诗中痛斥官吏无能("吏鲜拔薤能"),豪强横行导致百姓像瘦弱羔羊般被掠夺。最震撼的是把受苦百姓比作掉进枯井的婴儿("赤子堕眢井"),那种撕心裂肺的哭声令人无法坐视。

结尾的"拔剑淬清水"是全诗高潮,诗人像磨利宝剑般整肃官场,誓要为百姓斩除祸患。这个充满侠气的比喻,让读者看到一位愿为苍生仗剑执言的清官形象。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但每个比喻都像刀刻般深刻,在简练文字中饱含对百姓的深切同情和改变现状的强烈决心,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那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