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篇
忆昔别家时,时秋月维九。
仆人严驾俟,欲住安能久。
弱弟牵我衣,阿母执予手。
汝行勿怆神,努力奉姑舅。
谦以睦六亲,劳以事井臼。
以此慰我怀,戚戚将何有。
含涕拜慈亲,敢使慈言负。
欲忍更失声,寸心靡所守。
出门赴征轩,和铃声相叩。
我车已改阡,我母犹门首。
顾此两心摧,吞声恧自咎。
朝出稷下门,寒郊罢耕耦。
暮宿淄水滨,茅店依衰柳。
子女互啼饥,解囊陈芳糗。
剪烛暗虫飞,拂榻惊鼠走。
辗转永夜深,惝恍离心疚。
回思倚闾情,音容宛在右。
耿耿月照梁,肃肃风吹牖。
喔喔鸡号晨,灿灿星回斗。
旅思动苍茫,晨光辨陇阜。
去去勿复辞,忧绪何纷纠。
仆人严驾俟,欲住安能久。
弱弟牵我衣,阿母执予手。
汝行勿怆神,努力奉姑舅。
谦以睦六亲,劳以事井臼。
以此慰我怀,戚戚将何有。
含涕拜慈亲,敢使慈言负。
欲忍更失声,寸心靡所守。
出门赴征轩,和铃声相叩。
我车已改阡,我母犹门首。
顾此两心摧,吞声恧自咎。
朝出稷下门,寒郊罢耕耦。
暮宿淄水滨,茅店依衰柳。
子女互啼饥,解囊陈芳糗。
剪烛暗虫飞,拂榻惊鼠走。
辗转永夜深,惝恍离心疚。
回思倚闾情,音容宛在右。
耿耿月照梁,肃肃风吹牖。
喔喔鸡号晨,灿灿星回斗。
旅思动苍茫,晨光辨陇阜。
去去勿复辞,忧绪何纷纠。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位女子离家远嫁时的复杂心情,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离别之痛和对新生活的忐忑。全诗像一部微电影,用五个场景层层递进:
1. 车站送别(前12句)
母亲叮嘱女儿"到了婆家要勤快懂事"的场面特别真实,就像现代父母送孩子去外地工作时的唠叨。女儿强忍眼泪点头答应,结果一转身就破防大哭——这种想坚强又忍不住的情绪,任何经历过离别的人都懂。
2. 路上回望(13-16句)
马车都拐弯了,还看见母亲站在门口张望。这个细节像特写镜头,让人想起朱自清《背影》里父亲爬月台的场景,古今情感相通。
3. 荒村夜宿(17-24句)
用"小孩饿哭分干粮""老鼠窜过床底"这些细节,把古代旅店的简陋写得如在眼前。最妙的是"烛光里虫子乱飞"的描写,既写实又象征她纷乱的心绪。
4. 深夜想家(25-28句)
听着风声看月亮这段,像极了现代人住酒店失眠想家的状态。"总觉得妈妈就在身边"的错觉,特别能引起共鸣。
5. 黎明启程(最后4句)
鸡叫天亮时,她把所有忧愁打包继续赶路,就像我们现代人哭完擦干脸继续上班。结尾没说教,但让人感受到生活总要向前。
全诗用"旅行日记"的形式,把古代女性出嫁这件平常事写出了电影感。最打动人心的不是文采,而是那些跨越千年的真实情感:离家的不舍、对未知的恐惧、强装坚强的脆弱,这些人类共通的情感让今天的读者依然能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