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山二首 其二

屋舍高低住,比邻活计同(原校:一作衣裳结束同)。
笭箵嫌月白,螃蟹要霜红。
吠犬随村落,卖鱼成老翁。
地咸耕种少,海熟抵年丰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海边渔村的日常生活,语言朴实却充满画面感。

诗人用"屋舍高低住"开篇,让我们看到渔村错落有致的房屋。村民们的生活状态很相似,要么住得差不多,要么穿得差不多(根据不同版本)。这里展现了渔村整齐划一的生活节奏。

中间四句特别生动:渔民们觉得月光太亮会影响捕鱼("嫌月白"),却期待着霜降后螃蟹变红的丰收季节;村子里狗叫声此起彼伏,卖鱼的老人已经成为街头常见的风景。这些细节让读者仿佛能听到狗吠,看到老人叫卖的场景。

最后两句点出这个地方的特色:因为土地盐碱化不适合耕种,但海产丰收就能让村民过上好年景。诗人用"地咸"和"海熟"的对比,突出了渔民们"靠海吃海"的生存智慧。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用白描手法画的一幅渔村风俗画,让我们看到了宋代海边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与大海相依为命的生活哲学。

林亦之

(1136—1185)宋福州福清人,字学可,号月渔,一号网山。林光朝高弟,继光朝讲学于莆之红泉。赵汝愚帅闽,荐于朝,命未下而卒。有《论语考工记》、《毛诗庄子解》、《网山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