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非常生动的画面,描绘了花朵从盛放到凋零的全过程,背后暗含对生命脆弱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前两句"蝶醉蜂狂香正浓,晚来阶下坠衰红"像电影镜头:白天花朵盛开时,蝴蝶蜜蜂围着花丛疯狂采蜜,香气浓郁;到了晚上,凋谢的花瓣却无声地落在台阶上。这里用"醉"和"狂"形容昆虫,其实是反衬花朵盛开时的热闹,而"坠衰红"三个字突然把画面切换到凄凉的夜景,形成强烈对比。
后两句"开时费尽阳和力,落处难禁一阵风"是诗人的感叹:花朵开放时需要耗尽春日所有的温暖力量,可是凋落时却连一阵微风都抵挡不住。这里"阳和力"指春天的生命力,诗人用"费尽"强调生长的艰难,而"难禁"则突出消亡的轻易,通过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生命盛衰的无奈。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表面写的是自然现象,实则道出人生真谛:我们常常为成功付出巨大努力,但失去可能就在一瞬间。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花朵的命运,让读者自己体会这个道理,这正是古典诗词"借景抒情"的魅力所在。
释赞宁
释赞宁(九一九~一○○一),俗姓高,吴兴德清(今属浙江)人。后唐天祐十六年生,天成中出家,清泰初入天台山(《小畜集》卷二○通南山律,时人谓之“律虎”。吴越中,置为两浙僧统,赐号明义宗文。入宋,改赐通慧大师。初补左街讲经首座、知西京教门事。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充右街僧录。三年迁左街(《咸淳临安志》卷七○)。四年卒,年八十三(《释氏疑年录》卷六)。一说咸平二年卒(《释氏稽古略》卷四)。《西湖高僧事略》等有传。今录诗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