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天借宿寺庙的闲适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僧人之间的心灵交流。
诗的开头写诗人信步闲游时遇到下雨,归途遥远不便返回。这里的"妨归路岂赊"用反问语气,暗示雨天路远确实不便回家。于是诗人选择到山寺避雨,与鹤为伴住在僧人家中。"因琴避山寺"一句特别生动,仿佛诗人是被琴声吸引而来。
中间四句写诗人和僧人的夜谈。"语直非关酒"说明他们谈话直率坦诚,但不是因为喝了酒;"眠迟不为茶"说晚睡也不是因为饮茶提神。这两句巧妙地道出了他们相谈甚欢、惺惺相惜的状态。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他们彻夜长谈的内容,都是关于尘世间的纷繁事务。这里的"夜亦事如麻"用"麻"比喻世事的繁杂,暗示即使在这清净的寺庙中,也避不开对世俗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通过雨天借宿的日常小事,展现了文人雅士超脱物外又心系尘世的矛盾心境。诗中"琴""鹤"等意象营造出清雅的氛围,而结尾的"事如麻"又拉回现实,形成巧妙对比。
魏野
(960—1020)陕州陕县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