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双溪铺

不有双溪宿,能知孤客情。
山川沉月色,天地变秋声。
华发明残烛,疏星滞五更。
出门纯鸟道,肯信马蹄轻。

现代解析

这首诗《宿双溪铺》通过描绘旅途夜宿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孤独羁旅中的细腻情思。

首联直接点题:如果不是夜宿双溪这个地方,又怎能体会到独行客的寂寞心情?用"双溪"与"孤客"形成对比,暗示热闹地名与孤独心境的落差。

颔联写夜景:月光笼罩山川,天地间回荡着萧瑟的秋风声。"沉"字写出月光铺洒的厚重感,"变"字暗示季节更替带来的寂寥,视听结合营造出苍茫的秋夜氛围。

颈联转到自身:烛光下照见花白的头发,稀疏的星星陪伴着熬到五更天的自己。"华发"暗示年华老去,"疏星"呼应孤独,残烛与黎明前的黑暗更添寂寥。

尾联想象天明赶路:推开门只见鸟飞的山路,哪还能相信马蹄能轻快前行?"纯鸟道"形容山路险窄,与"马蹄轻"形成反差,暗喻前路艰难,透露出对漫长旅途的忧虑。

全诗以时间为线,从夜宿写到将行,通过月色、秋声、残烛、疏星等意象层层渲染,把一位白发旅人在秋夜独对山川时的孤寂与对前路的迷茫,写得含蓄而深刻。最妙的是尾联,看似写山路难行,实则暗含人生路途的感慨。

陈昂

陈昂(《淳熙三山志》作昴,疑误),字直孙,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授承事郎。高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除秘书丞,迁都官员外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四年,为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一)。五年,知信州(同上书卷九四)。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二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