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溪山自制曲
禊桃红到无人管。
恰酒波迎面,对花分暖。
花外起春山,伽蓝壮,梵音舒缓。
我是看花使节,尽荒村古刹,不携吟伴。
醉卧溪边,水声似把、一山旋转。
廿年行尽江湖,觉人歌人哭,了无长算。
锦绣裹江山,婆楼迹、去人更远。
剩许逢春买醉,对鱼肥笋美,絮羹自劝。
海气东愁,好春剧怕、过江雨断。
恰酒波迎面,对花分暖。
花外起春山,伽蓝壮,梵音舒缓。
我是看花使节,尽荒村古刹,不携吟伴。
醉卧溪边,水声似把、一山旋转。
廿年行尽江湖,觉人歌人哭,了无长算。
锦绣裹江山,婆楼迹、去人更远。
剩许逢春买醉,对鱼肥笋美,絮羹自劝。
海气东愁,好春剧怕、过江雨断。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日独行的场景,充满了对人生的感慨和淡淡的忧愁。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上片写春日独游的闲适与孤寂。开头用"禊桃红到无人管"(野桃花开得正艳却无人欣赏)带出闲适氛围,接着写自己独自饮酒赏花,感受春意。在寺庙钟声和梵音中,自称"看花使节",暗示自己像个巡视春天的使者,独自走过荒村古寺,不带任何同伴。最后醉卧溪边时,感觉整座山都在随着水声旋转,这个奇妙想象展现了微醺时的愉悦。
下片转入人生感慨。作者回顾二十年江湖漂泊,看遍人间悲欢,却觉得一切都没什么意义。"锦绣裹江山"看似壮丽,但前人的足迹(婆楼迹)已随时间远去,暗示繁华终将消逝。现在只愿在春天买醉,享受鱼肥笋美的简单快乐,自己劝自己喝一碗菜汤。结尾"海气东愁"突然转向忧愁,担心连绵春雨会打断这难得的春日好时光。
全词最动人的是那种矛盾心境:既享受独处的自在,又难掩孤独;既沉醉春日美景,又担忧好景不长;看透人生无常,却仍贪恋眼前的小确幸。这种复杂而真实的情感,配上生动的春日意象(野桃、溪水、鱼笋),让整首词既有画面感,又引人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