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桃(二首,同富季申赋梅花)
浮云无定,任春风万点,吹上寒枝。砌外珑璁,暗香夜透帘帏。闲情最宜酒伴,胜黄昏、冷月清溪。风流谢傅,梦到华胥,长是相随。
似凝愁、不语谁知。芳思乱微酸,已带离离。传语花神,任教横竹三吹。枝头要看如豆,趁和羹、百卉开时。十分金蕊,先与东君,一笑相期。
似凝愁、不语谁知。芳思乱微酸,已带离离。传语花神,任教横竹三吹。枝头要看如豆,趁和羹、百卉开时。十分金蕊,先与东君,一笑相期。
现代解析
这首词以梅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梅花的孤傲与风骨,同时寄托了作者的情感和人生感悟。
上片开头用"浮云无定"比喻人生无常,而梅花却能在寒风中傲然绽放。"砌外珑璁"写梅花晶莹剔透的美,"暗香夜透帘帏"则突出其幽香袭人的特点。作者认为赏梅时最适合与知己饮酒作伴,胜过在清冷的黄昏独对溪月。这里暗含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下片"似凝愁、不语谁知"赋予梅花人的情感,写它默默含愁。"芳思乱微酸"既写梅子初结的酸味,也暗喻内心的愁绪。"传语花神"几句表达了对梅花早日盛开的期盼,希望它能与其他花卉一起装点春天。最后"十分金蕊"三句,写梅花与春神相约,展现其报春使者的身份。
全词通过拟人手法,将梅花写得有情有义。表面上咏梅,实则寄托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知音的渴望。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读来令人感受到梅花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精神魅力。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