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镇二首 其二

一带山形堕,周遭地势坳。
老堤崩泐石,欹屋落苫茅。
是处添新戍,何年咏乐郊。
最怜农失业,牛犊饱刍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南阳镇的景象,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这个小镇的现状和人们的生活状况。

首先,从地理特点来看,“一带山形堕,周遭地势坳”描述了南阳镇的地势特点。这里山势陡峭,周围地势低洼,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接下来,“老堤崩泐石,欹屋落苫茅”进一步描述了局部的具体情况。堤坝已经破损,石头散落;一些倾斜的房屋上覆盖着茅草。这些细节给人以破败、荒凉的印象。

诗中提到的“是处添新戍,何年咏乐郊”,意思是这里新增了不少驻军,但何时能恢复往日的欢歌笑语?这里的“新戍”是指新来的士兵,暗示了这里可能有战争或冲突的存在。而“乐郊”则是一个比喻,代表了人们曾经平静、快乐的生活环境。

最后,“最怜农失业,牛犊饱刍茭”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失去了工作,牛羊也因为缺乏草料而饱受饥饿。这一句深刻地反映了农民的艰难困苦。

整首诗通过具体的景物描述,揭示了南阳镇的衰败景象和农民的艰辛生活。诗人通过对破败景象的细致描绘,表达出了对现实的忧虑和对农民命运的深切同情。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