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杂感 其四 (乙卯)
寒风吹林木,萧萧不忍听。
昔年亲与友,今日半凋零。
我忆陈无已(凤阿孝廉名维藻),壮岁能穷经。
据案探坟典,永昼长掩扃。
秋风欣折桂,鹏方奋南溟。
讵期寿不永,赍志归幽冥。
忆我初定婚,其时始十龄。
岳翁黄叔度(雨生先生名骧云),一面眼垂青。
相随侍京邸,训诲时亲聆。
贤梓更爱我,感之常镌铭。
泰山忽然颓,恸哭思仪型。
别来曾几时,音讯方欣聆。
岂料溘然逝,身后遗伶仃(内兄伟山孝廉名延祐)。
复忆高达夫(扬之司马名华),玉树立亭亭。
训我以正语,如钟警梦醒。
一朝相永诀,延寿无参苓。
祗今顽钝时,谁复为磨硎。
古人去已远,知己如晨星。
夜深思颜色,悲风吹素屏。
魂兮不可招,怀旧心怆恻。
涕泗流泠泠,枫林青复青(此怀亲故也)。
昔年亲与友,今日半凋零。
我忆陈无已(凤阿孝廉名维藻),壮岁能穷经。
据案探坟典,永昼长掩扃。
秋风欣折桂,鹏方奋南溟。
讵期寿不永,赍志归幽冥。
忆我初定婚,其时始十龄。
岳翁黄叔度(雨生先生名骧云),一面眼垂青。
相随侍京邸,训诲时亲聆。
贤梓更爱我,感之常镌铭。
泰山忽然颓,恸哭思仪型。
别来曾几时,音讯方欣聆。
岂料溘然逝,身后遗伶仃(内兄伟山孝廉名延祐)。
复忆高达夫(扬之司马名华),玉树立亭亭。
训我以正语,如钟警梦醒。
一朝相永诀,延寿无参苓。
祗今顽钝时,谁复为磨硎。
古人去已远,知己如晨星。
夜深思颜色,悲风吹素屏。
魂兮不可招,怀旧心怆恻。
涕泗流泠泠,枫林青复青(此怀亲故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寒冬时节对逝去亲友的深情追忆,充满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思念。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第一部分:触景生情(开头四句)
寒风呼啸,吹过树林发出萧瑟的声音,让人不忍心听。这凄凉的景象勾起了作者的回忆——曾经熟悉的亲友,如今大半已经离世。这种由自然景物引发的情感,非常真实自然,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第二部分:追忆三位挚友
作者用大量篇幅回忆了三位对他影响深远的亲友:
1. 陈无已:一位勤奋好学的读书人,年纪轻轻就精通经典,本应前途无量,却英年早逝,壮志未酬。
2. 岳父黄叔度:在作者十岁订婚时就对他青眼有加,后来带他在京城生活,经常教导他。岳父的突然离世让作者悲痛不已。
3. 高达夫:像玉树一样挺拔正直的人,常常用严肃的话语点醒作者。他的离世让作者失去了人生导师。
第三部分:抒发孤独与思念
作者感叹古人都已远去,知己好友也像晨星一样稀少。夜深人静时,他思念故人的音容笑貌,悲风吹动素屏,更添凄凉。他想招回亡魂却无能为力,只能任由泪水流淌,看着枫林依旧青翠,而故人已逝。
诗歌的魅力在于:
1. 真情实感:没有华丽辞藻,只是平实地讲述与亲友的往事,却格外打动人心。
2. 细节生动:比如"据案探坟典"写陈无已埋头苦读,"训我以正语"写高达夫的严厉教导,都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3. 对比强烈:用"枫林青复青"反衬"亲故半凋零",突出物是人非的哀伤。
4. 普遍情感:对逝去亲友的思念是每个人都有的情感,容易引起共鸣。
这首诗让我们看到:生命虽然短暂,但真挚的情谊和美好的回忆会永远留存。它也提醒我们要珍惜眼前人,因为生死无常,别离可能就在转眼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