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安寺

山行窅无路,尽被梫楠占。
丛桂缭连蜷,淮南无乃僣。
金风散天馥,吹襟想清艳。
欲返秋怀悲,转惜春游欠。
理安存绀宇,望古发深念。
季宋儒效微,不如三尺剑。
茫茫横江流,何处见天堑。
且说三乘法,真空依净梵。
香积分伊蒲,老甘蔬笋餍。
游情钟王迹,石墨照翠爓。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山寺之旅,通过自然景物与历史感慨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心境。

开头写山路幽深难行,高大的楠木和桂树几乎占据了所有空间,仿佛连淮南的桂树都比不上这里的茂盛。秋风送来阵阵花香,让人心旷神怡,但诗人却因秋意渐浓而感伤,甚至后悔春天时没有好好游玩。

接着,诗人来到理安寺,望着古老的寺庙,不禁联想到南宋末年儒学的衰微,感叹读书人的理想不如一把剑来得实际。江水茫茫,曾经的天然屏障(天堑)如今也失去了意义,暗示历史的兴衰无常。

最后,诗人转向佛法寻求慰藉,提到“三乘法”(佛教修行方法)和“真空”(佛教的空性思想),表示愿意在清净的佛门中放下执念。寺里的素斋虽然简单,却让他感到满足。结尾提到钟繇、王羲之的书法(“钟王迹”),石碑上的墨迹在青翠的山色中依然鲜明,暗示艺术与信仰能超越时间,给人永恒的精神寄托。

全诗融合了写景、怀古、哲理和禅意,既有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有对历史兴衰的感慨,最终在佛法的宁静中找到心灵的归宿。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能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与最终的平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