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京口

一点栏江石,几叶趁潮船。
当年载酒曾到,却又景重看。
呼起寺中佛印,唤起墓中郭璞,今夜好评诠。
注水宁因葬,烧肉是何禅。
笑人痴,空说法,浪谈玄。
为仙为佛总非,名异不堪传。
多少菟裘安稳,多少闭门枯诵,寂寂夜台寒。
试问滔滔者。
天下尽皆然。

现代解析

这首词以镇江京口为背景,通过江边景物的描写展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开头用"栏江石"和"趁潮船"两个简单意象,勾勒出江边静谧的画面。诗人重游故地,回忆起当年在此饮酒的往事,产生物是人非的感慨。

中间部分写得特别有趣。诗人异想天开地要叫醒寺庙里的佛印和尚和已故的风水大师郭璞,想和他们讨论人生真谛。这里用"注水宁因葬"(郭璞的风水学说)和"烧肉是何禅"(佛印与苏轼"烧肉参禅"的典故)两个典故,幽默地表达了对佛道两家学说的质疑。

后段直接点明主旨:无论是修仙还是拜佛,都不过是虚名;无论是追求安逸生活还是闭门苦修,最终都逃不过死亡的寂寥。最后以江水的奔流不息作结,暗示这种人生困惑是永恒存在的。

全词语言通俗却意味深长,通过具体景物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既有对宗教传说的调侃,又流露出看透世事的豁达。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站在江边、面对亘古长流的江水时,产生的既超脱又略带无奈的人生感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