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哀婉的笔调描写了一位失去爱人的愁苦心境,充满对逝者的追忆与命运的感慨。
前两句写现实与梦境的隔阂:月光下的云阶小路(象征通往逝者的路)虚无缥缈,愁苦的人半夜从曾经的双人床上惊醒。"合欢床"这个意象既点明逝者身份是配偶,又反衬出此刻的孤独。
中间四句用矛盾心理写生死感悟:诗人觉得爱人早逝或许是幸运("娇心欲尽原非福"),因为在这薄情的世界里,无才无名的普通人反而可能活得长久。这里既有自我安慰,又暗含对世道的讽刺。随后通过遗物描写寄托哀思:雕花玉枕上还沾着爱人的脂粉,金线衣箱里整齐叠着她生前的纱裙,这些生活细节的刻画让思念变得具体可感。
最后两句用典故表达执念:逝者的灵魂不愿随梨花般的云朵飘散(指超脱轮回),却甘愿像巫山神女那样留在人间萦绕。这个想象既展现生死两隔的痛苦,又透露出一丝慰藉——仿佛爱人从未真正离开。
全诗通过虚实交织的意象,把丧偶之痛写得既含蓄又深刻。最打动人的是那些生活化的细节描写,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物是人非"的哀伤。诗人对命运的思考也颇具哲理,用"无才或可长"道出了乱世中普通人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