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龙岫舟中

龙山溪上路,短棹腊中行。
雪霁寒郊阔,春回宿雾生。
柳摇冰线断,鹭起玉衣明。
未见晴梅发,先思杖屦轻。

现代解析

当然可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往龙岫舟中》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前往龙山溪路上的所见所感。

首句“龙山溪上路”,直接点明了诗人行走的地点,是前往龙山途中的溪边小路。

“短棹腊中行”,诗人用短棹划船前行,腊中指的是年末,此时正是寒冬季节。

接下来的句子开始描述诗人眼前的景色:

“雪霁寒郊阔”,雪后初晴,寒冷的郊野显得格外开阔。寒冬的雪后,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给人一种清新、纯净的感觉。

“春回宿雾生”,虽然仍是冬季,但诗人已经预见到春天的到来,早晨的雾气预示着春天的脚步近了。这里透露出诗人对春天的期盼和憧憬。

“柳摇冰线断”,柳枝上的冰开始融化,像一根根断掉的线,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到来。

“鹭起玉衣明”,白鹭振翅高飞,阳光下,它们的羽毛闪闪发光,像明亮的玉衣。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展现了生命的活力。

最后两句,“未见晴梅发,先思杖屦轻”,虽然梅花还未开放,但诗人已经期待春天的到来,想象着拄着轻便的拐杖漫步在春光中。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寒冬初春之际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和对生活的热爱。语言优美,形象生动,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银装素裹、生机勃勃的世界中。

释永颐

释永颐,字山老,号云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居唐栖寺。与江湖诗人周晋仙、周伯弜父子等多有唱和。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上天竺佛光法师抗拒权贵侵占寺产,愤而渡江东归时,颐曾遗书慰问。有《云泉诗集》一卷传世。事见本集末附《上天竺志》永颐小传。永颐诗,以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为底本,校以汲古阁影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简称汲古阁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