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安徽何琳仪教授(乙酉)
历落古文字,抱独人不识。
栖栖吴楚间,弦诵唯自适。
大知掉臂行,小慧窘辙迹。
举世逐路尘,谁能丘山积。
识君二十载,君书立我壁⑴。
巍然长在前,瞻视不敢逼。
新诗忽寄我,晶光射几席。
遥想绝代才,亦解书有色。
华辞未忍弃,闭户句时觅。
哲士苦多情⑵,静安尝叹息。
招我莲花峰,长啸泉石激。
松上霜飙生,会当千里极。
栖栖吴楚间,弦诵唯自适。
大知掉臂行,小慧窘辙迹。
举世逐路尘,谁能丘山积。
识君二十载,君书立我壁⑴。
巍然长在前,瞻视不敢逼。
新诗忽寄我,晶光射几席。
遥想绝代才,亦解书有色。
华辞未忍弃,闭户句时觅。
哲士苦多情⑵,静安尝叹息。
招我莲花峰,长啸泉石激。
松上霜飙生,会当千里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位名叫何琳仪的教授,表达了对这位学者深厚学识和高尚品格的敬佩之情。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八句)描写何教授潜心研究古文字的学者形象。他研究那些古老难懂的文字,独自钻研,很少有人能理解他的工作。在吴楚一带(今江浙湖北地区)过着简朴的生活,通过读书和教学获得内心的满足。这里用"大知掉臂行"形容真正有学问的人潇洒自在,而"小慧窘辙迹"则讽刺那些只有小聪明的人反而处处受限。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写作者与何教授二十年的友谊。作者把何教授的书挂在墙上,每天都能看到,表达了对这位学者深深的敬重。收到何教授寄来的新诗时,感觉诗句光彩照人,连书桌都被照亮了。这里用"绝代才"高度评价何教授的才华。
第三部分(最后八句)写何教授的治学态度和邀约。何教授虽然才华横溢,但仍然勤奋钻研,常常闭门苦思诗句。这里提到王国维(静安)的叹息,暗示做学问需要付出很多情感和精力。最后何教授邀请作者去莲花峰(可能在安徽黄山)游玩,想象着在那里长啸高歌,看松树上的霜雪,期待能一起远游千里。
整首诗通过日常细节展现了一位潜心学问、才华横溢又重情谊的学者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这位朋友的敬重和深厚情谊。诗中既有对学术研究的思考,也有对友情的珍视,还有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展现了传统文人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