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夜行师七唱 其四

戍楼西北望皇家,夏永南征岭海赊。
殿阁凉生梅浦雨,葵柳红映锦江霞。
侮凌烽火心如水,变幻风云眼未花。
犀照湖花消魍■({鬼象}),龙呈剑气射虚邪。
赤鸟黑马流红汗,绿柳金莺冒翠华。
淬砺戈矛寻石上,沉浮瓜李戏江涯。
蕙兰纫佩生香满,荷芰缝衫御暑嘉。
较斧开林驱虎豹,施罟截港捕鱼虾。
火田畬种无耕犊,阴隙戎潜起宿鸦。
夜析重门防暴客,三更三点尚排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驻守边疆的将领在夏日南征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军旅生活的艰辛与将士的忠诚勇敢。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开篇四句写景:将领在戍楼遥望京城方向,夏日漫长的南征路途遥远。雨后的梅浦让宫殿阁楼变得凉爽,锦江边的晚霞映红了葵花和柳树。通过自然景物烘托出征的壮阔。

2. 中间十二句写军旅生活:用"烽火心如水""风云眼未花"表现将领临危不乱的沉着。接着用神话典故(犀角照妖、宝剑斩邪)和战马流汗等意象,展现将士们降妖除魔的英勇气概。后半段具体描写练兵(磨兵器)、驻防(排衙值夜)、屯田(火耕、捕鱼)等日常,体现边防将士自力更生的智慧。

3. 结尾两句收束:以防范夜袭的值守场景作结,用"三更三点"的报时强调将士们彻夜戒备的辛劳,突显保家卫国的责任感。

艺术特色: - 善用色彩对比(赤鸟/黑马/红汗,绿柳/金莺) - 动静结合(静态的戍楼与动态的行军) - 虚实相生(现实的军旅与神话的剑气) - 通过"磨兵器""种田""捕鱼"等细节,打破对军人生活的刻板印象

全诗在雄浑的军旅基调中,穿插着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既展现将士们的爱国赤诚,又透露出他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边塞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