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别黄子默

回瞻人在斗南边,目断湘中万里天。
驱马又过衡岳寺,携家却上洞庭船。
江湖足了平生事,文字岂徒今世传。
不共离亭一樽酒,行看待我著归鞭。

现代解析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

这首诗是离别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黄子默的深情告别。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驱马赴任的场景,展现了离别的情感和人生的感悟。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通俗易懂的分析:

1. 首句“回瞻人在斗南边”,描绘了诗人离开时的回眸一望,表明诗人所处的位置与方向,为全诗的场景铺设了基础。斗南指的是南方星宿,象征自己的离别目的地。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即将离开熟悉的故土和亲近的人前往远方。

2. 第二句“目断湘中万里天”,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遥望远方的景象,暗示着别离的不舍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湘中万里天”暗示着旅途的遥远和艰辛。诗人可能面临着长时间的离别和未知的前程,心中充满了不舍和忧虑。

3. 第三句“驱马又过衡岳寺”,描绘了诗人驱马前行,路过衡岳寺的场景。衡岳寺是中国古代的名胜古迹之一,这里可能承载着诗人的过往记忆和对未来的憧憬。诗人通过描绘这一场景,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4. 第四句“携家却上洞庭船”,描绘了诗人带着家人踏上洞庭湖的船只的场景。洞庭湖是中国著名的自然景观之一,象征着离别后的新生活即将开始。这里传达出诗人即将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和挑战的心情,也是对友人的深情告别和对未来的期盼。

5. 第五句“江湖足了平生事”,表达了诗人对江湖生活的满足和感慨。这里的江湖不仅仅指的是游历四方,还暗指人生阅历和经历的丰富。诗人可能经历过许多风风雨雨,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体悟。

6. 第六句“文字岂徒今世传”,表达了诗人对文字传承的重视和追求。这里的文字不仅仅指的是书籍和文学,也代表着知识和智慧的传承。诗人可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创作,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供后人学习和传承。

7. 最后两句“不共离亭一樽酒,行看待我著归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深情告别和对未来的约定。尽管离别时未能共饮一杯酒,但诗人相信未来一定会重逢,并期待着用归鞭再次相聚的时刻。这里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也展现了诗人豁达的心态和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告别和对人生的独特体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江湖生活的满足、对文字传承的重视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期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