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渊见寄

半亩瓜田近故侯,鬓丝霜满不禁秋。
愁期尊酒常先到,贫待钩金不易求。
天上龙光缠宝剑,人间蜃气结飞楼。
哀时况复多离别,双泪惟添楚水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落魄文人的愁苦心境,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和自然景象的隐喻,传递出对人生际遇的无奈与哀伤。

前两句用"半亩瓜田"和"鬓丝霜满"两个画面,直接勾勒出诗人清贫的生活状态和衰老的容颜——只有一小块贫瘠的瓜田,白发像秋霜一样爬满双鬓。这种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困顿,为全诗奠定了忧郁的基调。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展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想借酒消愁却发现连买酒钱都难凑,就像钓鱼想得金钩却总难如愿。这里用"钩金"的典故,暗指追求功名富贵的徒劳。"天上龙光"与"人间蜃气"的强烈对比,更是将朝廷的荣华富贵比作虚幻的海市蜃楼,而自己只能在尘世中挣扎。

最后两句将个人愁绪推向更广阔的时空:在这令人哀伤的时代,亲友离散的痛苦就像滔滔江水,让眼泪都汇入了历史的长河。"楚水流"既是眼前实景,也暗含屈原投江的典故,把个人的不幸与历代文人的共同命运联系起来。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朴实的生活细节(种瓜、喝酒、钓鱼)承载深刻的人生感慨,把贫困、衰老、怀才不遇这些沉重主题,化作可感可知的具体意象。特别是"蜃气结飞楼"的比喻,既形象地写出海市蜃楼的奇幻,又精准地讽刺了功名利禄的虚幻,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语言艺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