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短诗像一幅简练的山水速写,用最少的笔墨勾勒出宏大的意境。
前句"天犹月仓廥"充满想象力——将夜空比作储存月亮的粮仓,月亮像是被妥善收藏的珍宝。这个新颖比喻打破了常规思维,让平凡的天月景象突然变得神奇起来。
后句"三十六峰中"突然将镜头拉远,展现群峰耸立的壮阔画面。这里的"三十六"不是确数,而是用传统文学中惯用的虚指手法(类似"七十二变""十八般武艺"),暗示山峰之多、景色之盛。
最妙的是括号里重复的"三十六峰",这像是作者写完后又忍不住再叹一声,让读者仿佛看见他面对群山时反复赞叹的模样。这种重复手法增强了画面的立体感,也透露出诗人被自然震撼的心情。
全诗仅11字,却完成了从微观(月亮)到宏观(群峰)的空间跳跃,用粮仓的温馨比喻和群山的雄浑气象形成巧妙对比,让人瞬间感受到天地之大与自然之美。就像现在用手机先拍月亮特写,再切到广角镜头拍全景,古人用文字完成了类似的镜头语言。
赵瞻
(1019—1090)凤翔盩厔人,字大观。仁宗庆历六年进士,授孟州司户参军。历知万泉、夏县、永昌,皆有善政。英宗时,以侍御史出通判汾州。神宗熙宁三年为开封府判官,言青苗法不便。出为陕西、永兴军路转运使,知同、陕州。哲宗时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卒谥懿简。有《春秋论》、《唐春秋》、《西山别录》、《史记牾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