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悠闲自在的山间漫步,充满了宁静的田园趣味。
开头两句"一路颇幽闲,行行又几湾"就像在说:我走在一条特别安静的小路上,拐过了一个又一个山弯。简单两句话就让人感受到散步的轻松惬意。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山中美景:先是听到竹林里沙沙的风声("微茫听竹籁"),接着看到路边花朵依次绽放("次第较花颜");远处是层层叠叠的瀑布("林壑千层瀑"),近处是四面环山的茅草屋("茅堂四面山")。这些描写就像一组慢慢展开的山水画卷。
最后两句"卜居如得此,日日闭柴关"是诗人的感叹:要是能住在这样的地方,我宁愿天天关着柴门不出去。这句话道出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反衬出世俗生活的喧嚣。
整首诗用最朴实的语言,把一次普通的山间散步写得充满诗意。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把风声、花影、瀑布、茅屋这些寻常景物组合成一幅动人的山居图,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热爱。读起来让人仿佛也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
陈昂
陈昂(《淳熙三山志》作昴,疑误),字直孙,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授承事郎。高宗绍兴三年(一一三三),除秘书丞,迁都官员外郎(《南宋馆阁录》卷七)。四年,为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一)。五年,知信州(同上书卷九四)。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二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