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峡

奔流直下下牢关,峡束重重探百蛮。
峰峻石穿天上路,滩高浪滚雪中山。
人同虎豹分崖住,身与蛟龙夺命还。
深夜一镫照孤睡,瓮头人鲊梦刀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三峡险峻壮丽的自然风光和行船其中的惊险体验,充满野性力量和生命张力。

前两句写长江冲破山峡的磅礴气势——江水像脱缰野马冲向下牢关,两岸高山像巨人手臂紧紧夹着河道,仿佛要拦住这奔腾的洪流。"百蛮"二字暗示这里曾是荒蛮之地,为画面增添了原始粗犷感。

中间四句用两组强烈对比展现极致险境:抬头看,山峰高得像是捅破了天,岩石间的小路悬在云端;低头看,险滩激起丈高白浪,像雪山在江中崩塌。人们像野兽般在悬崖上凿洞而居,船夫们与水中蛟龙搏命周旋,每次行船都像在鬼门关走一遭。这些比喻既夸张又真实,让读者仿佛听到浪涛轰鸣,感受到命悬一线的紧张。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写深夜泊船时的片刻宁静:一盏孤灯照着疲惫的旅人,在装人鲊(腌鱼)的瓮罐旁入睡,梦里还听见刀环碰撞的声响。这个细节描写特别传神,连做梦都带着白天行船的惊悸,说明险境给人留下的心理阴影之深。

全诗就像一部惊险纪录片,既有航拍般的壮阔全景(奔流、重峡),又有特写镜头(穿云的山路、雪崩般的浪花),最后定格在船舱里熟睡的身影。诗人用"虎豹""蛟龙"等猛兽比喻,用"夺命""刀环"等刺激字眼,成功让读者体会到古代行船三峡的生死体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