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张振武之狱

哀哀三字狱,志士不可辱。
昂昂七尺驱,生死无须臾。
君不见阳夏风云会龙虎,一时健者张振武。
马上喑呼起战征,帐前慷慨徵歌舞。
副总统曰:噫!
爱既不能,忍又不可,杀之宜。
大总统曰:俞!
尔有罪,法当诛。
城门校尉执以趋。
长安夜半天模糊,双弹洞胸弃路隅。
君不见彭越醢、韩信俎,古来冤狱无时无!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直白有力的语言讲述了一个民国时期的政治冤案。全诗分为三部分,层层递进地控诉了当权者的残暴。

第一部分(前四句)像电影开场,用"三字狱"(指莫须有的罪名)和"七尺男儿"的对比,突出志士受辱的悲壮。生死就在一瞬间,烘托出紧张氛围。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具体描写案件。先以"君不见"引出主角张振武——这位阳夏起义的猛将,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在军营里豪气干云。接着用戏剧性对话展现权力者的虚伪:副总统假惺惺说"不得不杀",大总统简单批复"该杀"。最震撼的是抓捕场景:深夜的北京城(长安指代),校尉押解,两颗子弹穿胸,尸体被丢弃街头。

第三部分(最后三句)把历史伤口撕得更深。借用彭越被剁成肉酱、韩信遭诱杀的典故,直指从古至今冤狱不断的黑暗现实。那个"无时无"的结尾,像一记重锤,道出权力迫害的循环往复。

全诗艺术上有三大亮点:
1. 白描手法如纪录片,深夜行刑的画面尤其有冲击力
2. 借用汉朝典故,把个案上升到历史规律
3. 长短句交错形成节奏感,"副总统曰""大总统曰"的对话体设计极具讽刺性

本质上,这是首披着古体外衣的现代抗议诗。通过张振武之死,揭露了民国政府"革命成功就杀功臣"的残酷真相。最后那句"古来冤狱无时无",至今读来仍让人脊背发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