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曹怀朴司马谨谢病归里①

笙歌满路酒盈卮(编者按:台银本作「卮」。),父老攀辕惜别时。
生佛愿教长作主,春风易惹远相思。
一清已觉人难效,五载都嫌住未迟。
底事苍生方系望,渊明归去漫题辞(施懿琳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官员(曹怀朴)因病辞官回乡的场景,充满了温情与不舍。

前两句用热闹的画面开篇:路上满是欢送的笙歌,酒杯里斟满了美酒,老百姓拉着车辕不舍得他离开。这里用“生佛”(活菩萨)的比喻,说明百姓希望他永远留下当父母官,而“春风”则暗示离别后大家会一直思念他。

中间两句通过对比展现曹怀朴的难得:他为官清廉(“一清”),让人觉得难以效仿;虽然只任职五年,但百姓仍嫌他离开得太快。这种矛盾心理恰恰突出了他的政绩和民心所向。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老百姓正需要他(“苍生系望”),他却像陶渊明一样潇洒辞官,只留下告别的诗句。这里既有对百姓期待的歉意,也暗含对官场生活的淡泊态度。

全诗妙在三个反差:热闹送别与突然离职的反差、百姓挽留与去意已决的反差、社会需要与个人选择的反差。通过这些对比,既赞美了曹怀朴的政绩,也尊重了他的人生选择,更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哲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