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袁稠游江南

江南衰草遍,十里见长亭。客去逢摇落,鸿飞入杳冥。
空城寒雨细,深院晓灯青。欲去行人起,徘徊恨酒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江南的萧瑟图景,通过细腻的景物刻画传递离愁别绪。

前两句用"衰草遍野""十里长亭"勾勒出荒凉空旷的送别场景,长亭在古代常是送别之地,这里暗示着分离。三四句写友人离去时正值草木凋零的深秋,大雁飞向远方的天空,用自然景物强化孤独感。

五六句转向近景特写:空寂的城池飘着冷雨,院落深处亮着青冷的晨灯,这些冷色调的意象共同营造出凄清氛围。最后两句最动人:醉酒醒来发现友人已启程,想追出去送别却又犹豫徘徊,这种矛盾心理生动展现了不舍之情。

全诗妙在不用直白的抒情,而是将离别的惆怅融入"衰草""寒雨""孤灯"等具体景物中,让读者通过画面感受情感。特别是结尾"恨酒醒"的细节,把那种因醉酒误了送别、醒来追悔莫及的心情写得极为真切,很容易引发共鸣。

李端

李端(约737年—约784年),字正已,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