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雨

嗟江之滨地多雨,冬雷不收开蛰户。
阴气浊晦化为雾,或云于山水于础。
杂花万株红与紫,腊风吹开不可数。
入春十日寒始至,春气欲归寒格住。
群山巉空雪相亘,摧折草木何可禦。
霖倾潦汹那复止,穹林大丘灭无渚。
及今孟夏理宜热,重裘无温坐当午。
四时云然了安谓,吁吾有愁谁可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多雨潮湿、气候反常的地方,充满了压抑和愁闷的情绪。诗人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开头直接点出江边多雨,冬天打雷不停,本该冬眠的动物都被惊动。潮湿阴冷的空气变成浓雾,分不清是云还是山,连石头都渗出水来。这里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环境的恶劣。

接着写杂花盛开却被寒风吹落,刚入春又被倒春寒挡住回暖。群山被积雪覆盖,草木被摧残得七零八落。暴雨洪水泛滥,森林丘陵都被淹没。这些景象都在强调自然环境对人的压迫感。

最反常的是到了夏天本该炎热,却冷到穿厚衣服还发抖。四季都乱了套,诗人感到困惑又无助。最后直接点明:我的忧愁能向谁诉说呢?这种直白的结尾让全诗的压抑感达到顶点。

全诗用大量自然意象堆叠出一个潮湿阴冷的世界,通过气候的反常暗示诗人内心的苦闷。没有直接说愁,但每一句景物描写都在为最后的"吾有愁"作铺垫。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诗人被困在恶劣环境中的无力感。

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