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马子端

若木横西极,鲲鱼鼓北溟。
壮图双鬓黑,不寐一灯青。
曙月低花苑,春烟澹石屏。
上公开阁日,暂尔谢山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怀揣壮志、深夜不眠的场景,同时融入了自然景色的静谧之美,最后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用神话意象(若木、鲲鱼)勾勒出广阔天地,暗示诗人胸怀远大抱负。"壮图双鬓黑"说年纪正轻、壮志未酬,"不寐一灯青"生动展现挑灯夜读的画面,青灯常用来形容读书人的清苦生活。

中间四句转入景物描写:破晓的月光轻抚花丛,春日薄雾笼罩山石屏风。这些静谧的意象与前面的壮志形成对比,暗示诗人内心的矛盾——既有建功立业的渴望,又被自然之美吸引。

最后两句用"上公开阁"的典故(指朝廷招贤),却说"暂谢山灵",表明诗人虽然有机会出仕,但仍想暂时享受山林之乐。这种在仕与隐之间的摇摆,正是古代文人典型的心态写照。

全诗妙在将豪情(壮图)与闲适(春烟)、社会抱负(上公开阁)与自然情趣(谢山灵)自然融合,用"曙月""春烟"等清新意象冲淡了说理味,使壮志不显得空洞,隐逸不显得消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