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族祖紫岩翁谩兴十首 其九

桃李贵以色,兰蕙贵以香。蚌胎秘奇彩,萤火耀寸光。

中心固了了,竟莫辨否臧。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简单明了的比喻,探讨了不同事物的独特价值标准。

前四句用四个对比鲜明的例子: 1. 桃李花以鲜艳颜色取胜(外在美) 2. 兰蕙花以清幽香气见长(内在美) 3. 珍珠藏在蚌壳里暗藏光华(内敛的美) 4. 萤火虫虽小却能照亮黑暗(微弱但实用的美)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悟:虽然我心里很清楚这些道理,但现实中却常常难以判断事物的真正价值。就像我们明明知道不能以貌取人,但实际生活中还是会不自觉地被外表迷惑。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生活中常见事物作比喻,通俗易懂 2. 揭示了一个永恒的生活难题:如何看透表象认识本质 3. 最后两句特别真实,承认了"道理都懂却难以做到"的人性弱点

就像我们现在说"不要以貌取人",但面试时还是会受第一印象影响;知道"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好产品还是需要包装宣传。诗人一千年前提出的困惑,至今依然值得我们思考。

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