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廿七日雪

立春三日雪花稠,作阵随风卒未休。
屋宇高低银盖覆,郊原远近玉雕锼。
将军好问平吴策,高士谁乘访戴舟。
九万车夫多冻馁,定应未到济宁州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腊月二十七日的一场大雪景象,同时融入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

开头两句写立春后大雪纷飞,雪花密集,随风飘舞,仿佛列阵一般,迟迟不停。这里用“作阵”形容雪花,赋予其动态感,显得气势磅礴。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雪景的壮美与现实的残酷。雪覆盖了高高低低的房屋,郊野也像被白玉雕琢过一般,景色纯净而美丽。然而,诗人笔锋一转,提到“将军”和“高士”——将军或许在谋划军事策略,高士可能像东晋名士王徽之一样,雪夜访友,乘兴而行。但普通百姓呢?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成千上万的车夫在严寒中忍饥挨饿,他们可能连济宁州都到不了。这里用“九万”极言人数之多,突出底层人民的艰难处境,与前面的雪景形成强烈反差,表达了对贫苦百姓的深切同情。

整首诗语言平实,但情感深沉。诗人既赞美了雪景的壮丽,又揭露了现实的苦难,体现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