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席上

笙歌相引入东园,二月青州花正繁。
银幕四围香兽暖,绣茵十幅舞靴翻。
游人见此心应乐,野客颓然思已烦。
向晚凭栏得潇洒,狂风吹雨出云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热闹宴会与诗人内心落寞的对比画面,充满戏剧性的情感冲突。

前四句像电影镜头般展现宴会的奢华:人们随着音乐涌入东园,二月的青州繁花似锦。银幕围成的场地里,香炉暖气缭绕,绣花地毯上舞者的靴子翻飞。这里用"香兽暖"(造型香炉)、"绣茵十幅"(大型绣毯)等细节,生动再现了当时顶级宴会的排场。

后四句笔锋一转,揭示诗人的孤独。虽然普通游客看得开心,但作为"野客"的诗人却越看越烦闷。直到傍晚倚栏远眺,突然到来的狂风暴雨反而让他感到解脱——"云门"既是实指青州云门山,也暗喻超脱世俗的出口。

全诗妙在两种反差:热闹宴会与冷眼旁观者的对比,人工奢华与自然风雨的对比。最后那阵不期而至的狂风,既是实景描写,又像诗人内心郁结情绪的爆发,让整首诗在压抑后获得畅快的释放。这种用环境突变来外化心理的手法,今天读来依然很有冲击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