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射虎歌
秋风削耳塞草枯,将军夜持金仆姑。
一发辄殪双于菟,金石既贯精诚符。
再发不入理岂诬,有心求合翻成愚。
汉军数出击匈奴,大宛苜蓿饲名驹。
将军志欲封狼胥,前茅后出迷道途。
七十余战血模糊,数奇不赏徒区区。
人事翻覆如辘轳,白云苍狗变须臾。
君不见邵平罢相还独居,种瓜自荷青门锄。
一发辄殪双于菟,金石既贯精诚符。
再发不入理岂诬,有心求合翻成愚。
汉军数出击匈奴,大宛苜蓿饲名驹。
将军志欲封狼胥,前茅后出迷道途。
七十余战血模糊,数奇不赏徒区区。
人事翻覆如辘轳,白云苍狗变须臾。
君不见邵平罢相还独居,种瓜自荷青门锄。
现代解析
《北平射虎歌》讲的是一个将军的故事,用打猎比喻人生起伏,读起来像一部浓缩的英雄电影。
开篇像动作片开场:秋风刺骨,草原枯黄,将军夜里拿着名弓"金仆姑",一箭射死两只猛虎。这里用"射虎"象征将军的勇猛——他能精准命中目标,就像金石都能射穿,靠的是全神贯注的意志力。但紧接着剧情转折:再射时却失手了,说明人算不如天算,刻意追求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中间部分像战争回忆录:将军像汉朝名将那样多次出征,用西域的苜蓿喂养战马,梦想像霍去病那样在狼居胥山封禅。但现实是残酷的——他打了七十多场仗,浑身是伤却得不到封赏。这里用"前茅后出迷道途"暗示他像迷路的先锋,付出最多反而走错方向。
结尾突然变成哲理片:用"辘轳"比喻命运像打水的轮子忽上忽下,"白云变狗"形容世事无常。最后用秦朝丞相邵平罢官后种瓜的典故,点明全诗主旨:再厉害的英雄,最终可能归于平淡。就像电影落幕时,威风凛凛的将军放下弓箭,拿起了种地的锄头。
全诗妙在三个层次:表面是射虎的刺激场面,中层是将军的戎马人生,深层是所有人都会遇到的命运玩笑。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拼命追求却落空"的共鸣——就像现代人努力奋斗却未必成功,最终要学会与平凡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