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咏欧阳永叔家白兔

飞若白鹭,众不足珍。走若白马,近而易驯。古来希世绝远始为宝,白玉之白无缁磷。

乃知白兔与玉比,道与之貌天与神。莹然月魄照霜雪,红眼顾眄珠璘㻞。

山农提携越千里,主人得之誇众宾。网罗脱死鹰犬避,一以洁素能超群。

清江怆神龟,大野伤麒麟。刳肠折足不免患,智若三穴方全身。

主人好奇意不倦,有来往往蒙金银。老翁守株更有待,勿使珍物遗今晨。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欧阳修家中的白兔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赞美了白兔的珍贵与灵性,同时暗含对人生智慧的思考。

1. 白兔的珍贵与独特
开篇用“飞若白鹭”“走若白马”形容白兔的轻盈敏捷,强调它比普通的白鹭、白马更稀有难得。诗人将白兔比作无瑕的白玉,说它的纯洁是“天与神”赋予的,连月光和霜雪在它面前都显得黯然失色。红宝石般的眼睛更添灵动,凸显其超凡脱俗的美。

2. 从险境到宠儿
白兔曾被山农千里迢迢带到主人手中,躲过了鹰犬的追捕,靠的是“洁素超群”——它的纯洁与独特让它脱颖而出。这里暗含对“平凡易得,珍贵难求”的感慨,也隐含对欧阳修(主人)慧眼识珍的赞赏。

3. 对比中的哲理
诗人用神龟和麒麟的悲剧(被刳肠、折足)反衬白兔的智慧:它懂得“三窟藏身”的道理,以灵活机敏保全自己。这既是对白兔生存智慧的赞美,也隐喻人在复杂世道中需懂得避祸全身。

4. 主人的珍视与世俗的追逐
主人对白兔的喜爱引来众人争相献宝,而“老翁守株”的典故则暗讽那些坐等机遇的愚钝之人。结尾提醒人们:真正的珍宝需要主动珍惜,而非被动等待。

全诗精髓
表面写白兔,实则借物喻人:
- 珍贵之物需慧眼识得,如欧阳修对白兔的欣赏。
- 纯洁与智慧并存才能超然物外,如白兔的“洁素”与“三窟”之智。
- 对比讽刺神龟、麒麟的“恃才招祸”与守株者的“懒惰侥幸”,突出主动智慧的重要性。

诗人通过白兔的故事,传递了对高洁品格的赞美,以及对处世智慧的深刻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