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建在险要之地的古城景象,充满边塞的苍凉感和异域风情。
前四句写景:两条沙河交汇处,一座高耸的古城悬在水边。断裂的城墙和悬崖显得十分险峻,荒废的城台遗址不知经历了多少年风雨。这里用"天设"二字,强调城池地势的天然险要,而"几春秋"的感叹则带出历史沧桑感。
后四句写人:羌族少年骑着马匆匆而过(暗示生活艰辛),胡人女子遇见生人也不害羞(体现异域风俗)。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写使者径直向西域进发,连岸边的花草都留不住他,暗含使命在身的紧迫感。
全诗通过"断壁/荒台"与"走马/逢人"的动静对比,将荒废的古城与鲜活的生命并置,在苍凉的背景中透出勃勃生机。最后使者西行的身影,又为这幅边塞画卷增添了使命与远行的意味。语言简练却画面感十足,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这座水上边城的独特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