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前韵寄冯太守 其二 (丁丑(清光绪三年,一八七七年,三十四岁))
生憎掩耳盗金铃,磊落乾坤立草亭。
习苦此时勤运甓,浇愁有酒屡倾瓶。
淘沙逐浪鸥波阔,残月鸣蛩秋色冥。
无计蕉窗人夜读,秋凉如水一灯青。
习苦此时勤运甓,浇愁有酒屡倾瓶。
淘沙逐浪鸥波阔,残月鸣蛩秋色冥。
无计蕉窗人夜读,秋凉如水一灯青。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秋夜里的孤独与思考,表达了一种既无奈又豁达的人生态度。
首联"生憎掩耳盗金铃,磊落乾坤立草亭"用"掩耳盗铃"的典故,讽刺那些自欺欺人的人,而自己则选择在天地间坦荡地建一座草亭,表明要保持正直品格的决心。
颔联"习苦此时勤运甓,浇愁有酒屡倾瓶"写现实生活:白天辛苦劳作(运砖),晚上借酒消愁。这里的"运甓"用陶侃搬砖的典故,暗示自己虽不得志也要保持勤奋。
颈联"淘沙逐浪鸥波阔,残月鸣蛩秋色冥"转向写景:看鸥鸟在波浪中觅食,听秋虫在残月下鸣叫。这些景象烘托出秋夜的寂寥,也暗喻人生的起伏。
尾联"无计蕉窗人夜读,秋凉如水一灯青"是全诗最动人的画面:在芭蕉掩映的窗前,秋凉如水,只有一盏青灯陪伴夜读。这个场景既孤独又充满文人雅趣,展现了作者在困境中依然坚持精神追求的态度。
全诗通过日常生活、自然景物和书斋场景的切换,展现了一个传统文人在逆境中的精神世界:既不满现实,又能苦中作乐;既感到孤独,又在孤独中坚守自己的品格和追求。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特别是最后"秋凉如水一灯青"的画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