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阴郊行

蜡屐行西郊,寻春春无处。
草痕稍稍苏,迷茫混烟雾。
已过试灯风,韶光恰初度。
十日始放晴,泥泞犹在路。
薄冰履难胜,髡柳芽乍吐。
阳气吹律生,若为群阴冱。
世运嗟屯蒙,物机自静悟。
桃李华欲舒,幸邀天爱护。
荣悴瞥眼间,清寒勒花住。
何如松柏心,坚贞守迟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郊外寻春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自然观察,表达了人生感悟。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寻春不见春(前八句):
诗人穿着木鞋去西郊踏青,却发现春天似乎还没真正到来。草刚冒头,四周雾蒙蒙的。元宵节(试灯风指正月十五)已过,春光才刚开始。连续阴雨后终于放晴,但路上还很泥泞。薄冰踩上去都怕碎,柳树刚冒出嫩芽。这些描写生动展现了早春"要暖还寒"的特点。

2. 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中间六句):
暖阳开始融化寒冷(阳气吹律),但阴冷还在阻挡春意。诗人联想到人生际遇的艰难(世运屯蒙),但万物都在默默等待转机。桃李想要开花,幸好得到上天眷顾。这里用自然现象比喻人生起伏,说明困境中要保持希望。

3. 最后的感悟(后四句):
花开转眼就会凋谢,现在的寒冷反而让花期延后。诗人认为不如像松柏那样,保持坚韧不拔的心态,从容面对人生迟暮。这里通过对比娇嫩的花与常青的松柏,表达了要修炼沉稳品性的主张。

诗歌特色:
- 用"蜡屐""髡柳"等具体意象让早春景象跃然纸上
- 将天气变化与人生感悟自然结合
- 最后用松柏作结,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
- 语言朴实但意境深远,容易引起共鸣

这首诗告诉我们:面对人生的起伏,不必急于求成,要像松柏一样保持坚韧,终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