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
万物皆有托,我生独无家。
蔓草野多露,眇眇天之涯。
亲戚不在旁,更与奴仆赊。
落日下长坂,悲风捲惊沙。
林依避猛虎,郊行畏长蛇。
封狐逐野鼠,跳踉当吾车。
村墟四五聚,索莫集昏鸦。
方投异乡迹,又悲远城笳。
抚剑向夜起,中心郁如麻。
微躯焉足惜,天道良可嗟。
云汉念乖阻,道路日已遐。
去去复何极,为君惜年华。
蔓草野多露,眇眇天之涯。
亲戚不在旁,更与奴仆赊。
落日下长坂,悲风捲惊沙。
林依避猛虎,郊行畏长蛇。
封狐逐野鼠,跳踉当吾车。
村墟四五聚,索莫集昏鸦。
方投异乡迹,又悲远城笳。
抚剑向夜起,中心郁如麻。
微躯焉足惜,天道良可嗟。
云汉念乖阻,道路日已遐。
去去复何极,为君惜年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旅人在荒凉路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漂泊无依的悲凉和对命运的无奈。全诗用简单直白的意象,勾勒出一幅凄凉的画面。
开头"万物皆有托,我生独无家"直接点明主题:世间万物都有依靠,唯独自己无家可归。这种对比强烈地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接着用"蔓草野多露"、"落日下长坂"等自然景象,营造出荒凉萧瑟的氛围。
诗中出现的"猛虎"、"长蛇"、"封狐"、"野鼠"等动物意象,不仅描绘了旅途的危险,更象征着人生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村墟四五聚,索莫集昏鸦"则进一步强化了荒凉感,寥寥几户人家,只有黄昏的乌鸦作伴。
后半部分转向内心独白。"抚剑向夜起"这个动作细节,生动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焦躁不安。"微躯焉足惜"看似豁达,实则透露出深深的无奈。最后"为君惜年华"的劝诫,既是对他人的忠告,也是对自己的感叹。
全诗最大的特点是情景交融,诗人将内心的孤独、恐惧、无奈等复杂情绪,完全投射到沿途所见的风物上。通过一系列荒凉意象的堆叠,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一个漂泊者的心境。语言虽然朴素,但情感真挚动人,很容易引起人们对人生漂泊、命运无常的共鸣。